第四一七章 战事起(十)(2 / 5)

三国之四世三公 120笑话 10176 字 2020-09-10

费太多的精力去管理,生死由命。

或许有人会问了,北桥城失守,被公孙瓒如此责罚。那容城失守,容城的将领单经和邹丹,怎么就没有被公孙瓒点名?难道就因为单经和邹丹二人是公孙瓒的心腹?如此做法,岂不是会让麾下将士们心寒?

当然,公孙瓒没有提及单经和邹丹二人,因为二人是他的心腹,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原因自然不是只有这一个,公孙瓒毕竟不是蠢货,不会让将士们产生不公平的想法。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单经和邹丹二人还活着,而且单经和邹丹二人在公孙瓒的军中也颇有影响力。就如侯虎、杨克和汤望三人,因为他们已经战死了,谁会愿意替死人说话,从而把公孙瓒的怒火引到自己身上?当然,杨克和汤望是叛徒,家眷有如此待遇,那也是罪有应得。而侯虎的家眷并没有受到牵连,否则,说不定还是会有人替侯虎说话的。而单经和邹丹就不一样,他们二人如今驻守在通县,手上还有万余的士兵,而且和在场的不少人有着深厚的交情。若是公孙瓒现在要责罚二人,必定会有人将消息告知单经和邹丹二人,若是把二人给逼反了,那反而糟糕了,这也是为什么公孙瓒没有重点指责单经和邹丹二人的原因。作为一名上位者,考虑的东西很多,而不是简单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似乎也不想让其他人把罪责牵扯到单经和邹丹二人身上,公孙瓒在发泄了一番怒火之后,便换了个话题讨论。

“错事已经犯下,过多的追究也无济于事。惩罚杨克和汤望二人的家眷,也只是想要让众将士们引以为戒,错可以犯,背叛却是绝对不行。好了,那么,对于如此迎战袁绍和袁常二人,各位可有何良策?”

听了公孙瓒的话。公孙瓒麾下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说话。

没有一个才智出众的谋士是公孙瓒的短板。这一点毋庸置疑。纵观历史上的记载,公孙瓒在与袁绍的战斗之中。除了前期因为白马义从的优势,能够压着袁绍打。而当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被袁绍的大戟士破解之后,公孙瓒基本是被袁绍压着打。而在历史上,公孙瓒占据了幽州、青州、并州和冀州的大部分领土,却还是被袁绍给击败,不得不说,最大的原因,便是因为公孙瓒没有谋士出谋划策。而袁绍的谋士虽然会内战,却还是不时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从这一点来说,公孙瓒的败局基本已经是注定了。

之前,公孙瓒还有一个黑袍人相助。然而,因为在攻打冀州的战场上,多次失利,公孙瓒大受刺激,也不再相信黑袍人的能力。因此,在夺取幽州之后,公孙瓒便趁机将黑袍人的兵力夺下。使得公孙瓒身边再无人替他出谋划策。关靖等文官只是擅长管理内政,在战场上的分析和谋略,却是没有多少。相当于无。

公孙瓒看着这一群无能的麾下,眼眸深处也是闪过一丝悲哀,难道他公孙瓒真的就没有反抗的机会了?

“父亲大人,孩儿愿率兵驻守通县,拦下袁常小儿的兵马,替父亲大人分忧。”…

正当麾下文武无一人出言之时,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却是站出来,朗声说道。作为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早在十五岁之时便跟随公孙瓒南征北战。历经了无数场战斗。跟孙策一般,二人都是少年英武。可惜。公孙续却是比孙策差了一截,不仅是武力上有差距。即便是统帅士兵的能力,公孙续也不能跟孙策相比。孙策能够借用几千兵马,打下江东偌大的基业,纵观三国的发展,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

不过,公孙瓒见到自家儿子如此英气,也是倍感欣慰。即便其他方面有些失败,至少,他生了一个不错的儿子。

“我儿有心,既然如此,那为父便予你五万兵马,同时再将五千白马义从交于你来统领,莫要让为父失望。”

白马义从一直是公孙瓒的王牌,公孙瓒从来没有交给其他人来统领过。即便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