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众人去留(2 / 3)

仗,与苏双一起劝说起来。

这些人大都在山脚下置办了产业,或是旅舍、或是酒肆、又或是布庄胭脂铺。也都因小大王的“仙名”,资财暴涨、财源广进。

此次劝谏“暂避”,也是真心实意为大王着想。毕竟那张角大军已逾二十万之巨,不说攻山,单是那些个人手执手站在一起,怕也能铺满整个白虎山!

燕大王仙法通天,可御万军,但对方却是二十万众。以卵击石,非智者所为,不如避上一避。

然而,小大王依旧固执地摇着头。众商贾近乎无语的时候,一直未曾说话的甄良忽然开口道:“大王既然不走,那我甄良便誓与白虎山同进退、共患难!”

众商贾一愣,上山的时候可没说过有此“表忠心、誓进退”一项。

未等片刻,又有蓟县姚迢、辽西马辉等人朗声道:“某亦愿与大王共度此难关!”

甚至先前开口劝燕大王暂避一时的苏双,也改了口。剩余几人,你看我、我看你,最终有人出言附和,亦有人拱手一礼、出厅下山去了。

燕小乙点了点头。

不管这些人,是真心实意留下与他同甘苦、共患难,亦或是看出来他有所倚仗。能冒险留在此地,便足够了。

“一个多月后的‘拍卖大会’上,将有一件仙家宝贝,专为诸位而设。”燕大王仍未提及自己所恃的“宝贝”,却开口提及了“第二届小仙宝拍卖大会”。

众商贾大喜!

不单是“专为诸位而设”,而是小大王提到了“一个多月后”!

如此之言,那便是说“二十万太平贼”一关,可过!

会客厅中的压抑气氛,顿时一扫而空。众商贾先前的焦急、苦闷,也通通消散不见。又向大王追问了几句“那仙家宝贝是否小仙宝”后,众商贾神完气足地告辞离去。

燕小乙在山上独自待了一时三刻,见秀儿依旧在山下帮着陈县令忙活而不见回来,也没了睡意,遂踱步下山来。

山脚下,无论是扛着圆木的乡民、或是挖掘壕坑的流民、又或是端着麦饼热汤送往各处的妇孺幼子,望着这不足五尺的小小身影,身有空闲者躬身为礼、不闲则低头致意。

燕大王心中颇受感动。

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不知道他的依仗,却愿意冒着性命之忧而与白虎山共同面对那未知的“二十万众”,殊为难得!

等着吧,你们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

正感慨间,官道上传来一阵阵的马蹄声。

凑着月光、火光,很快就有人看清了来人的模样——潘凤、关羽、夏侯惇等人。

燕小乙与不知道从哪个土堆、坑凹中蹿出来的陈县令、李进等人,上前相迎。

走近之后,燕大王忽然一惊。

去时五十五人,眼前却只二十余骑。

他正要问话,却见关羽一拱手道:“我们二十六人,一人双马、换乘加急先至。余者改为步行,随后赶来。”

燕大王这才松了口气。

望着山脚下挖坑设壕、筑台建塔的热火场面,关羽、夏侯惇等人面上的着急之色舒缓了些,随后便对燕大王道:“我等愧对大王,此次下山……”

燕小乙抬手阻住他几人继续说下去:“个中情形,我已尽知。战局如此,也非你几人可抵挡得住。”

“大王,如今贼人将至,我白虎山该当如何应对?”

“太平贼虽众,若敢来此,有死无回!”

潘凤闻言大喜:“大王天威,哈哈,这下心安了!”

关羽、夏侯惇面色一和,又说了几句后,便拒绝了小大王“且稍歇片刻”的提议,与万千流民、乡民一起,扛起圆木、拾起铁镐,忙了起来。

燕大王忽然想起一事,扯住风风火火、扛了一大缸热汤的潘凤问道:“那管亥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