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知春(1 / 2)

锦绣绒华 贰柒柒柒 2166 字 2020-10-22

知府衙门行动很迅速,当晚连夜对所有灯架进行了排查,第二日一早便追查清楚了出事灯架的所有人和责任人,将那商家和工匠传唤至了知府衙门。商家和工匠昨晚就知道了噩耗,提心吊胆了一晚,此时跪在公堂上,吓得浑身瑟瑟发抖,还未开审便一个劲地认罪告饶。宋舫按律例,判定工匠负主要罪责,商家监管不到位,为次要责任。工匠判拘役,商家判赔偿。此次差点伤及人命,且伤的又是官身,按例罪加一等,但那工匠在公堂上苦求,说是家中唯一劳力,上有老下有小,怕拘役久了,家中钱粮无着,望从轻发落。适逢汪家二管家青竹,作为苦主方到了场,见此情景让衙役将一张纸条悄悄塞给宋舫。宋舫打开看,原来青竹来时吴勉曾交代说,此事幸未造成不可挽回之后果,量刑时可视情裁断,不必因他的身份而过苛。

宋舫见此,暗自钦佩吴勉宽宏大量,便顺了吴勉的意思,在堂上宣告了吴勉的好意,从轻量了刑。

“堂下犯人谨记,此次幸吴翰林宅心仁厚,若有下回违例之事,必加倍惩处!”宋舫最后告诫。

工匠指天发誓不再违法,千恩万谢地朝青竹拜了一拜,乖乖的被衙役押走了。

宋舫再在堂上判定了商家须赔偿的银两。商家毫无异议,速速回了家中,取了银票,忙不迭的去往汪宅赔罪赔偿,汪岐兰派旦叔接了。商家有心交好,另奉上一张五百两的银票,以示诚意,旦叔不肯接纳,“我家小姐说了,家中不缺银两,若您一定要赠予银两,不如找个好的名头捐出去。”

商家闻言只好作罢,收回银两后,倒真的捐献给官府,做了场善事,给自己挽回了些名声。

外人得知前后细节后,多对汪家褒扬,称其为大义仁慈之家。

……

吴勉养伤至少须三个月,如此自然不能如期回京。他口述、徐淮秀手写了两封信,分别寄给了王捷掌院与琨宁。王捷看后回信,允他延长假期,命他安心休养。琨宁见了信,心中为他担忧了一回,回信中满是关怀之情。

吴勉每日躺在床上,倒是不无聊,徐淮秀只要在宅中,便念书给他听,不时停下来与他探讨。青山在京城跟了他大半年,算是京城宅子的半个管家,汪岐兰早就给他升了等,贴身服侍的事虽然不用他,但他充当吴勉的手脚,吴勉抄了一半的书,由他继续抄下去。原本略识几个字的他在吴勉的教导督促下,一日千里,居然短短时日间学了很多字,那一手歪歪扭扭的字亦逐渐变得端方,一个月后居然也拿得出手了。隔几日便根据吴勉开出的书单,在扬州城内各个书斋内游走一番,遇有古籍善本便收下。

至于汪岐兰,每日三餐都移到吴勉房内,与他一起用膳,每日忙完手头之事,便来他身侧陪伴,或念书,或下棋,吴勉口谈,汪岐兰依言摆子。有家中店铺中的事,亦会与他商量。

还有凤姑,也被汪岐兰安排的妥妥的。汪岐兰特意拨了夏荷和几个小丫鬟过去,用药、饮食、起卧照顾的无微不至。汪岐兰还让人做了轮椅给凤姑,碰到天气晴好,便推她到园内走走,以免无聊。

出了正月,天气慢慢转暖,园子里的柳树开始冒芽,梅花开始盛开,再过几日樱花亦开了,接着是杏花、桃花,之后是海棠,满园的草长莺飞、姹紫嫣红。凤姑被推到园子里,满目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更重要的是昨日收到了从宁古塔来的回信,银票已收到,家人们拿出一些打点人情,减轻些劳役,其余的省着用,略略改善了伙食和居住,处境比之前好多了。凤姑满心的欣慰,看什么都觉得美。

吴勉就没那么美了,因伤了背,不宜动弹,只看得一角粉红,闻得花香阵阵,却咫尺天涯,岂不惆怅。

吱呀一声,门开了,汪岐兰捧着几束怒放的杏枝和含苞欲放的海棠枝进来,春桃跟在后面,捧着一个大花瓶。

吴勉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