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康宁传奇(3 / 4)

最爽新人生 老眼儿 6728 字 2020-10-04

大特点是投入巨大但回报周期漫长。而且因为不是卖给终端消费者,康宁对结果没有很大的控制权。在这种商业模式下,康宁其实更像一个制药公司,必须随时愿意下一盘很大的赌局,投入巨资,然后甘愿等待十几年才获得回报。对于一般企业而言,这种创新模式是无法实施的。但康宁从诞生之日就善于从事这种立意长远坚韧不拔的创新。这种精神深植于康宁的企业基因和员工的性格之中,成为康宁长盛不衰的法宝。

但这种极其长远的管理理念和风格在全球企业界绝对是一个异类。这和霍廷家族多年掌控康宁有直接的关系。虽然康宁在1945年上市,但绝大多数股权仍为霍廷家族持有。只是2000年后,家族持股才慢慢淡化,但霍廷家族仍对康宁有着深远的影响。

康宁不但对研发项目长期耐心地投资,而且极具魄力和胆识,经常超前投资,在市场需求形成之前,就靠自身对行业前景的判断完成战略布局。

上世纪60年代初,康宁启动光纤的研发。10年后,康宁在此领域获得全部12项基本专利。到了70年代中期经济萧条,康宁不得不解雇大批员工,而且光纤市场远未形成,康宁在美国唯一的潜在用户att预测30年后才会有此类需求。但当时的总裁小爱默瑞高瞻远瞩,果断建厂。到1981年,康宁在光纤行业的布局已经完成,此时共投资超过1亿美元,却无任何收入。但因为超前的战略布局,此后待光纤市场飞速发展,康宁很快就击败了众多强大的对手,从而独占鳌头。

在lcd显示器领域,康宁亦是如此。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发,初时就创造出一种新工艺,能够形成超薄、超平整的玻璃界面,远优于竞争对手。到了90年代中期,康宁预期市场需求的爆发,率先投资10多亿美元在亚洲设厂,又一次在市场腾飞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举击败日企,成就霸业。在超过15年耐心投资后,lcd业务终于在1999年为康宁带来丰厚的利润。

康宁在车用环保陶瓷材料的成功也源于这种大胆前瞻的超前投资。它在上世纪70年代初没有任何订单的情况下就率先建厂。其后康宁的产品很快取得巨大成功,成为汽车行业的行业标准。康宁的这种果敢和魄力也是它持续成功的核心原因。

就是这么一个货真价实的大家伙,如果是平时想要拿下来,那是基本上没可能的。不仅仅康宁自身不会随便接受投资,即便康宁愿意接受投资,周方远也未必买得起。

不过就在今年,互联网泡沫破碎重创了光纤通信行业,让以此为主导业务的康宁亏损超过55亿美元,股价一度从113美元跌至1.1美元,整个公司的估值缩水严重,几乎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而霍廷家族的财产呢,也跟着公司股份一起消失,原本强大无比的康宁,在一夜之间变得奄奄一息。事实上不仅仅是康宁,01年的互联网泡沫,让不少公司都损失惨重,因为这一次泡沫而导致破产的公司也并不在少数。

如果这时候周方远想要抄底,完全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好处在于根本不会有人和他抢。如今米国的各路投资者,早已经被今年的互联网泡沫给吓到了,他们撤资还来不及,又有几个人有胆子这时候投资?但是说实话,这时候投资,那价格可是相当便宜了。不过周方远不准备这么做,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没钱,同时呢,纯粹的互联网公司,就是弄下来也没什么意义。他自己现在就再做互联网,有投资别人的钱还不如把自己发展壮大呢。

但康宁则不同,周方远看重的是康宁库房里的十几万配方,以及他们的研发团队。如果可能的话,周方远很想将整个康宁都买下来,然后整个搬到华夏。不过他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现在要做的,首先就是先把康宁的股份买到手里,然后想办法通过内部操作,将大猩猩玻璃相关的所有技术和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