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遥对弈,破且立(2 / 3)

青川旧史 梁语澄 5623 字 2019-11-29

他面色有些冷。她不确定是因为那件事,还是因为她如今也知道了那件事,还是因为她此刻正在对他说那件事。

权且往下讲吧。阮雪音心道。既然决定讲,那便讲细讲全。

“是。”遂答,“她还说了个故事。”

便将那太医局少年郎几乎原话复述一遍。

“是有过这么个人。”顾星朗应,仿佛都没花时间回忆,“景弘元年十月逮出来的。崟国人。”

“你逮这些细作,”阮雪音踟蹰片刻,“动静大么?”

“你说呢。”

确实明知故问。“既然都在暗处进行,没几个人知道,那少年又来自崟国,上官家是如何知道的?”她沉吟,“单凭这点,她说那少年与上官姌关系不一般,三分可信。”

顾星朗看着她,“另外七分呢?”

“另外七分,”她缓了语声,“三分,上官姌与那少年只是认识,且知道对方身份,也就在景弘元年十月知道了结局,并将此事传信回苍梧告知过。上官家以此编了多出来那部分故事,编造出两人情愫,将上官姌之行转嫁给那崟国少年。”

顾星朗沉默听着,示意她继续。

“最后四分,”她再道,“上官姌与那少年根本不认识,没有任何交集。但不知从祁宫内何人那里知晓了这件事、这个人,当时回传过苍梧,如今由上官家据此编出了一整个故事,将上官姌那步杀棋的源头转移,又让上官妧来告诉我。”

“所以在你看来,”顾星朗也沉吟半刻,“此事祸首为崟,只有三成可能;七成仍是蔚国动的手。”

他不提他父亲。只说此事。

伤痛却是最难启口的。哪怕对亲近之人。需要时间。阮雪音比大部分人更明白这点。

“她刚说完这个故事的时候,是的。”是这么想的,她答,三成对七成。

“然后?”

“然后她又说了另一件事。导致我开始将这三成,逐渐提到五成。”

顾星朗在等她讲出来。

阮雪音很犹豫。

他防纪家是一回事,是自古君主对鼎盛高门的应有之态;自己指摘纪家,是另一回事。尤其还有个纪晚苓。

但这话是上官妧说的。且实在要紧,关系重大。

“她问我,想不想知道纪桓大人二十一年前在锁宁城呆那三个月,除了奉行君命,还做了什么。”

空气该是再次凝滞了。比上一次更长。

雪腴浓郁的甜香酒气弥漫入空气。但他们俩所站之处,无香气,无暖意,阮雪音的桃粉裙裾和柔顺青丝忽染了春寒的凛。

这句话里有两项重要信息,一为实,一为虚。

实,纪桓二十一年前去的是锁宁城,且呆了三个月,上官家居然知道,而阮雪音如今也知道了。

虚,上官妧暗示纪桓还干了别的。可能是为攻心,是为搅局,是为浑掉这一塘本来清明的水而将注意力和攻击力分散至三国。

也可能是真的。

这句话分量太足。不能绝对证实纪家与上官家、阮家有私下往来,甚至有谋算,但纪桓当年行踪事项,不是那两家该知道的。

彼时纪桓也才二十七八。不似今日名满青川。且按照君命与约定,他那时候入崟,当尽量隐姓埋名低调行事,独来独往,被发现的可能性极小。

除非脑子不够能力不济,一个人若想不被发现,三个月,是完全藏得住的。更何况纪桓。

被发现了,原因通常只两种:

一,巧之又巧的契机和背之又背的运气;

二,故意被发现。甚至主动现身。现身找一些人,商量或者做一些事。

如果是前者,那么上官家意外知晓了纪桓曾入锁宁城,借此发挥,让上官妧出言挑拨,只为攻心;

若为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