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跃然纸上(3 / 3)

走到了陈玉的作品前。

“这……”

孔维贞揉了揉眼睛,却还是无法相信自己看到的。

“这是……”

蔡樰一把将胡子揪了下来,却没有感知到疼痛,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的画中。

“这画为何如此真实?”

另一个评委则看一眼画作,又看了一眼远处的杜瑄,已经分不清哪个是现实、哪个是虚幻了。

十多个名士大儒,此时全都呆然而立,竟然对陈玉的画作说不出任何的评价。

没办法,陈玉的画作太过于超出当世的认知。几乎和现实一模一样的画面,让他们惊为天人。

评委中,有人观看了那天杜瑄的天仙下凡,至今还过目难忘。可今日再看到陈玉的画作,那个场面又重新鲜活了起来。

仿佛画中那个飘飘欲仙的神女,下一刻就能够从画中突破而出,再现神迹。

良久,孔维贞才开始评述。

“此画当中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以假乱真,虽工笔画之细致也不及万一。不但人物,画中山水、楼台、月色、灯火全都接近于现实,偏偏又生动灵韵,意境深远。能够把写意和写实两种风格融合的如此完美,实乃老夫生平仅见。”

蔡樰则注重的是另一个方面。

“关键还是此画的技法,陈公子作画的时候,老夫一直在远处观摩。如果老夫没有看错的话,陈公子并没有使用笔墨,只以炭笔勾勒。所以画中的线条才会如此纤细精致,纹理清晰,符合现实。此法用于人物肖像记录,则不会出现分毫差错,也能够让我们后人真正地瞻仰先贤的风采。”

还有一些话他没有说,但大家都明白。

这种极度写实的画作,用来给帝王、名臣、将相和名流等作传的话,是再好不过了。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画作用处十分的广。

比如通缉逃犯,身份证明,都是极好的佐证。

想想各大州府城门处挂着的抽象派逃犯通缉像,大家就只能唏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