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风雪千里行(2 / 3)

“如果想要西凉军队和辽东军队紧密配合,那么就需要有足够份量的人坐镇指挥才行。学生以为,可让秦王殿下奔赴辽东,来统一指挥作战。”

他这个提议一出来,所有人就会心一笑。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次的平叛,最艰难的硬骨头都在虎牢关和山东方面。河北等地,叛军已经没有多少力量了。

陈玉提议让秦王北上去指挥作战,届时辽东方面突飞猛进,战绩彪炳,全都会化为秦王的声望。

大家都知道这一次乾丰帝派秦王来参与平叛,就是给他增添人望的。所以尽管很眼馋莫大的战功,但还是纷纷同意,让秦王去辽东。

英王见大家都一致赞同,便下定了决心。

“那好,秦王,我任命你为辽东军略指挥使,负责指挥辽东、西凉军队的作战。虎符、帅旗立刻赶制,马上就会送入到你的手中。我再给你三百骑兵,你即刻启程,赶赴辽东。”

听到自己可以独当一面,秦王也是振奋不已。

不过他还记得这是谁的功劳,赶紧道:“王叔,我去辽东没有问题,不过陈玉要跟着我。诸般方略都是他的主意,有他在身边,小侄就没有任何顾虑了。”

英王看着陈玉,笑问道:“陈玉,此去辽东,千里奔波,风雪漫漫,你可敢否?”

陈玉肃然起身,拱手行礼。

“为赴国难,学生义不容辞。”

见陈玉答应了下来,秦王喜不自胜,忍不住当胸捶了他一拳。

看到皇储和陈玉如此亲近,大家都羡慕的不得了。

众人早已得知,陈玉很受乾丰帝的赏识,可谓是皇帝面前的第一红人。如今连皇储都对他亲昵非常,那就等同于几世的富贵了。

大战当前,一切从简。

既然制定好了方略,大家便悉心准备了起来。

英王把陈玉的战略设想做了两份报告,一份传回了长安给乾丰帝过目,一份送去了虎牢关让郭礼决定。

回信很快,前后只用了三天的时间。

乾丰帝的批注很简单,只有寥寥数字。

“大胆施为,莫要束手束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作为一名英明的帝王,乾丰帝很懂得放权。

郭礼的决定也是一样的。

“这无疑是非常大胆而精确的策略,各路军将务须紧密配合。”

妥了,皇帝和统帅的意见一致,陈玉的策略迅速变成了此次平叛的方针。

英王迅速给还在路上的西凉骑兵传信,让他们改道榆林,沿长城而行,直接去辽东。

秦王和陈玉也轻车简从,只带了两百护卫北上。

罗秀峰则南下,经南阳入汉水,然后顺着长江回江南。

临别在即,陈玉对罗秀峰嘻嘻地嘱托着。

“大人,如今国朝生乱,相信海上的倭寇可能也得到了消息,所以江南水师务必要小心戒备。同时倭寇如果借机而行,说不定会成为江南水师的机会。如果举措得当,说不得能够给予倭寇重创。只有解除了倭寇的威胁之后,大人才可以带领水师北上增援。否则的话,江南赋税要地更加重要。”

罗秀峰拂须微笑。

“我理会的。不过年初的朝会上,朝廷已经更改了方针,放出了开海的风声。据说江南一片欢腾,人心鼓舞。想来这一次将会得到江南上下的大力支持,而且朝廷和倭国的联系也建立起来了。倭国那边对于重开贸易也十分的重视,据说他们的代表团已经到了金陵。等我这次到了江南,见过了倭国的代表团。如果能够谈拢的话,倭寇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该说的都差不多了,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秦王抱拳向罗秀峰行礼。

“姑丈,此去千里,路途险恶,请多多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