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达坂城的姑娘(2 / 4)

汉阙 七月新番 3799 字 2020-06-20

迦族的门户。我们一人能敌万人,如果迎战,必定能摧毁敌军,可一旦杀害人命,死后将堕地狱,你应速离此地,不要害了我们。”

“这之后,释迦族便不做抵抗,打开城门,琉璃王军队顺利进入,他将所有释迦族人双足埋在地下,让暴象踏死。另外再挑选五百释迦族女人,带了回去,斩断她的手足,扔入深坑。”

为琉璃王所杀之人,有九千九百九十,血流成河,环绕迦毗罗卫城,全城都成了废墟。

普洁虽然年纪小,但也越听越觉得不对味:“弥兰陀,我不明白,佛祖就这样看着亲人被杀光?”

弥兰陀叹息道:“这是前世结下的业报,若是插手,便不是救他们,而是害他们。”

弥兰陀安慰普洁道:“但佛祖为死去的释迦族人演说苦集灭道,诸人尘垢俱尽,得到法眼净,命终后升到天上,来生都转世到了天道,长寿无忧,再无烦恼杀戮。”

“而佛祖又下了预言,说琉璃王和他兵众七日之后,都将毁灭。琉璃王闻言,非常恐怖。到第七天时,琉璃王以为已幸免于难,便带军队与釆女举行宴会庆贺,忽然天空中,云团翻滚,倏起雷震,暴风骤雨,将所有人漂溺而死。琉璃王堕入阿鼻地狱,天火将宫城一烧而空!”

听到这普洁才大喜:“是佛祖终于忍不住施法了么?”她见过祁连神的胡巫经常在大军出发时,施法诅咒汉军。

弥兰陀却摇头:“这不是佛祖,是业报。”

在雪山部这些原教旨的佛教徒看来,若以个人意志可以遮止业力现行,又怎么能成立业果不虚?因此,即便是具足十力的佛陀,在业力成熟之际,也不能拯救一人,毕竟谁也无法改变业果的规律。

和这件事类似,当大夏人和安息人进攻北身毒时,佛陀的徒子徒孙们也无一人做抵抗,只为死去的人超度念经。

过了一百年,轮到塞人入侵犍陀罗和罽宾时,皈依了佛法的大夏希腊人也重复了这样的事,甚至还说服族人放下武器,任由塞人凌虐。

他们相信,人世是短暂的,为来生轮回做准备才是正途。

但这结果却让普洁听得头疼,嘟囔道:“弥兰陀,我不喜欢这个故事。”

然后就抱着听瞌睡的弟弟离开了羊圈。

她却是忘了问弥兰陀,究竟是多大的业报,让琉璃王灭了释迦全族?

很久以前有一个渔村百姓,因为时值饥荒,米贵如黄金,就捕鱼而食。而村中有一小孩,才八岁,虽然不捕鱼,但见到人们捕到一条大鱼时,心生欢喜,拍手大笑。

释迦族人前世便是渔村百姓,池中大鱼便是琉璃王,见鱼而笑之小孩,便是佛祖!

弥兰陀在羊圈里念着经,若是普洁祖父战死了,他一定会为他念经超度,只希望他这次去,宁可被人杀死,也不要杀人,目光不能只看今世,还得看来生,最后肯定是杀人的比较亏。

而在外面,普洁的祖父却咬着牙,磨了一夜的刀,那是一把他多年前在战后汉军尸体旁捡来的环首刀。

到了次日,虽然被祖父暴打一顿,但普洁的祖母还是一早起来,制作了酪,塞进行囊里,又将家里仅剩的几条肉干给了丈夫。

而普洁的祖父则阴着脸,只将昨夜磨得锋利的刀给了她,当着弥兰陀的面说道:

“奴隶若是敢乱来,就杀了他!”

“弥兰陀不是奴隶!”普洁如此争辩,虽然不喜欢弥兰陀昨天的故事,但心地尚善的她还是将弥兰陀当家人——就像将圈里的牛羊也当成家人一样。

普洁的老祖母接过刀,却不以为然,和普洁对弥兰陀有好感不同,她对这个奴隶一直十分鄙夷。

“他比羊还听话,还是阉过的羯羊,连女人都不敢睡!”

……

普洁祖父加入的,确实是负责看管辎重的大军,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