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初露锋芒(续)(1 / 2)

青玄问天 冀州凤鸣 348 字 2020-10-31

“这人就是你推介的那人?”拓跋素看到后,侧身小声问向一旁的步堆。

“之前出使宋国,在洛阳时与此人相处过几日,安北王对他也是赞不绝口。”步堆听到询问后连忙回应。

“阳儿看人一向无误,看来这人有些本事。”拓跋素点头说道。点头过后又开始摇头,继续说着。

“只是可惜了阳儿,生不逢时。”

“将军,慎言。”步堆听到话语后连忙提醒。

“小子,你为什么摇头,是否是有不同见解?”

拓跋素对提醒没有在意,回正身子看向司马问之,向他问话。话音还没有落下,营帐中的其余人也都看向他。

“将军是想要听真话,还是想要听戏言?”

司马问之见众人看向自己,毫不怯懦畏惧,直接反问回去。

“你这小子,莫不是在消遣我,谁想听你的戏言。”拓跋素听后有些怒气,一面呵斥着,一面告知自己的决定。

司马问之听到呵斥,没有惶恐,随后将自己的见解讲出。

“用兵之道,其上攻心,其下攻城。陛下虽然命人赶制攻城器具,却令南阳王压在最后,用意十分明显。步兵攻城只是迫不得已的下策,陛下想要先尝试攻心术,若不能奏效,才会用到步营。”

司马问之言外之意,此次攻伐统万,步兵只是陪衬,虽然不是可有可无,但绝不是攻伐主力。

营帐之中都是步营将军谋士,他的这些话语虽不狂妄,却着实难听。众人听后,接连开口反对。

“况且,听王爷的讲述,之前陛下接连派人传递皇命,但是又有两日没有人来。属下以为,若是急需步营相助,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在这里原地守候,静候再有人前来传令。”

司马问之见状,没有理会,再次大声开口,说出心中想法。

话音刚落,营帐中反对的声音愈加喧哗。拓跋素没有制止,点头以后开始计较揣度。

他赞同司马问之的想法,也想得更多。

除了无需步营迅雷而至以外,还有一种情形。赫连昌知晓魏国来攻,在中途布下埋伏,魏国三万余先锋兵马已被屠戮。

但这种情形有些荒谬。

三千侦骑和三万先锋都是骑兵,可抵数倍步营。夏国兵马有数万在关中与达奚斤争斗,剩余兵马无力将这三万余骑兵击溃。

即便是赫连昌用诡计以少胜多,也没有可能将三万多魏军骑兵尽数屠戮,总会有溃败兵马逃回。

无论是等皇命,还是等溃兵,都需要等候。司马问之的建言虽然有些伤人,却很有用。

“今日安营扎寨,等到明日天亮以后再作抉择。”

心中有了决断后,拓跋素将众人议论声音制止,随后说出命令。见有人要开口反驳,再下将令。

“此事我决心已定,莫要再劝。”

众将听后,无奈离去。

营帐议事,司马问之来的几乎最晚。走的时候,等大部分将军与参军离去后,他才离去。其他将校从他面前经过的时候,有多人侧头看他,眼中有怪异神色。

司马问之坦然接受。

众人方才看向他的目光中,有赞赏也有提防。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崛起,触碰原有利益是不能避免的事情。他对众人的反应早有预料,只是没有料到会来得这样的早。

从拓跋素主营中出来后,司马问之没有先回自己歇息的地方,直接去了拓跋龙阳那里。到那里的时候,他正在喂琅琊吃着肉干。

“师兄,议事结果如何?”

见司马问之走进来,拓跋龙阳将一块肉干塞到琅琊口中,随后问道。

“常山王已经下令,今日就在这里扎营。什么时候再次行进,明日天亮后再做定夺。”司马问之走到琅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