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西园八校尉(3 / 4)

大汉奸臣 四国军棋 8654 字 2020-10-12

时,面对杨渥的询问,程宗答道:“回禀陛下,最近一段时间听说契丹人又要入寇幽州,晋王以安义军节度使石敬瑭为卢龙节度使,负责抵御契丹人。其他方面倒是没有什么大的消息。”

“石敬瑭成了卢龙节度使?”杨渥有些惊讶。

这两年时间,除了吴国这边有较大变化外,唐国那边同样变化较大。

首先一点就是称帝之后的李存勖,不知道是因为争取天下的希望已经破灭的缘故,还是其他原因,总之变得有些安逸起来。

这两年契丹人经常入寇,若是往常,只怕李存勖早就亲自领兵前去与契丹人交战了,但现在,他却更加倾向于坐镇邺城,命麾下将领统兵征战。

此外,去年年初,李存勖以河中节度使朱友谦降吴之故,命石敬瑭统兵三万前往讨伐;吴国一方则令柴再用领兵两万前去救援。

不过在吴国援军抵达之前,石敬瑭便提前撤兵了。

之后,吴军又主动进攻潞州,石敬瑭派遣使者向李存勖求援,但最终李存勖也没有亲自领兵救援,而只是命赵在礼统兵将吴军击退。

不管是与吴军交战,还是与契丹人交战,李存勖都不再像过去那样亲自领兵。

除此之外,唐国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年轻将领的崛起。

去年四月,老将李存审在幽州病逝,再加上之前就被吴军斩杀的李嗣源,这意味着当年追随李克用的那些名将们,此时彻底谢幕;而石敬瑭、朱守殷、赵在礼、符习等年轻将领则开始活跃起来。

对李存勖来说,没有了李存审镇守幽州后,再加上契丹人的入寇越来越严重,几乎每个月都有此类消息,所以加强幽州的守备就显得势在必行。

不过杨渥也没想到的是,最终李存勖居然会选择让石敬瑭来镇守幽州。

想到历史上正是因为石敬瑭勾结契丹人,割让幽云十六州,才导致了后世的一系列问题出现,如今石敬瑭又做了卢龙节度使,杨渥心中不由得有些担忧。

以李存勖的性格,他是不可能与契丹人勾结的,但石敬瑭嘛,那就很难说了。

当然,如今的契丹毕竟不是后来那个强盛的契丹,吴国也并非北宋,即便石敬瑭勾结契丹人,吴国也未必就拿他没办法。

询问了一番唐国的情形后,杨渥接着又问起凤翔那边的情形。

程宗道:“凤翔那边并无大事发生,李从儼对陛下的诏令都很服从。”

杨渥听了顿时点了点头。

臣服吴国后被封为秦王的李茂贞在去年就已经病逝了,杨渥按照之前的承诺,册封其长子李从儼为新的凤翔节度使,并加封秦国公之位。

这一年时间里,杨渥并没有对凤翔的地盘搞什么小动作,只要李从儼能够一直安安分分,他暂时也不想生出事端来。

将各方各面的情形都询问了一遍后,杨渥终于下定决心,准备起兵伐蜀。

不过在统军人选之上,杨渥却尚未做出决定。

蜀国承平多年,君臣安于享乐,早已经忘了兵戈,想要将其讨平应该不难,不过蜀中偏远,且有山川之险,实在是个割据自立的好地方。

历史上钟会、邓艾领军灭蜀之后,钟会却生出割据自立的想法;而后唐消灭前蜀以后,前去上任的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却最终割据自立,成功建立起后蜀政权,这些都是历史教训。

若是此次统兵平蜀的大将成功将蜀国消灭,却又生出异心来,这才是个大问题,杨渥也不得不防备一二。

当然,如今吴国朝堂对军队的掌控力度比起历史上的后唐来还是要强得多的,而且只要吴国不发生大的动乱,领兵大将想来也不会轻易生出割据自立的想法。

不过若是能有宗室之人亲自领兵,自然更加放心。

想到宗室之人,杨渥的目光看向了站在一旁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