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春江花月夜(2 / 3)

神秘武则天 香山湖 6319 字 2020-11-03

和紫绫夹裙,腰缠紫黄罗间陌腹,脚穿绿色绸绫袜和青绣鞋,象冬日腊梅和春日杨柳,含情体动,芳香迷人。

美女自我介绍道:“妾叫戚红娘,沂州人氏,今年芳龄十六,新婚燕尔,不料夫婿被抓来当兵,家中公婆年老体弱,妾生计无着,所以赶来探望郎君!”

张若虚见她长得楚楚动人,惹人怜爱,便问她郎君是谁。戚红娘对:“郎君名叫杨应台,她是沂州人氏。”张若虚派人去叫杨应台前来相认。

过一会,王顺喜领来杨应台,原来他就是那个英俊而有些瘦弱的青年。戚红娘一见杨应台便扑了上去,两人相拥而泣。

张若虚和王顺喜虽然见惯了悲欢离合和生离死别,但面对此情此景仍然叹息不已,悄然退出,让他夫妇二人互诉衷肠。

戚红娘赠送给杨应台一身厚厚的棉衣,说:“这是妾用自己亲手织的布做的,到了遥远的边疆,没有棉衣怎么过冬呀?”

杨应台接过棉衣说:“军府里会发蜀衫、袄子、棉袴、单袴、幞头的。娘子应该把心思用在照顾二老上面。”

戚红娘流泪说:“郎君真无情啊,把妾扔下!出了门不到十里路,你会想家哒!翻山越岭前往边关,路途多么遥远!今宵离别后,郎君何日能够回来?请留下你的诺言,妾好等待!”

杨应台也流泪道:“冬天的黑夜里满天星辰,见证俺对娘子的爱情!海枯石烂,永不变心,除非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说了很久,戚红娘和杨应台才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

张若虚看着戚红娘碎步远去的身影,想着她今后孤独的生活,吟诗一首云: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第二天开始派遣,杨应台本应派往西北的阳关戍守,张若虚看他可怜,有意改调,找身强力壮的吕紫卫谈话。

吕紫卫慷慨说道:“俺是光棍一条,来去无牵挂,杨君家有娇妻,让他早点活着回去为宜。俺听凭兵曹发遣!”

张若虚大喜道:“好哇,这才象个男子汉的样子嘛!那么我便将你派遣到遥远的敦煌阳关,戍守边关,你有意见吗?”

吕紫卫朗声答:“没有意见!”张若虚说:“那好,我就把杨应台派往相对较近的蓟北当兵戍边吧!”

募兵和遣送兵员结束后,兵曹暂时没有什么要紧事了。到了永淳元年正月,张若虚请了长假,打算回扬州老家探亲。

他和夫人谢青芳一起收拾行李,带足盘缠,和一儿一女一起乘坐马车南下。

路上经过孔子的故乡曲阜县,张若虚一行下车步行,参观了孔府、孔庙和孔林。张若虚率儿子张桂和女儿张梅向先圣孔宣父牌位下拜行礼。

次日登车继续南下,路过微山湖,站在湖边观赏波光粼粼、碧波万顷的湖面,渔船在湖上往来穿梭,撒网捕鱼。

又路过乐马湖,观看太阳从浩淼的碧波上冉冉升起,映照得湖天之间五颜六色,波澜变幻。水边长着野塘蒿、小蓬草、白茅、狼尾草、龙葵、野紫苏、水蓼、香蒲等各种野草,在北风中瑟瑟发抖。

然后南下到达山阳,张若虚全家在邗沟边下车登船,乘坐客船沿着邗沟划行到扬州。当时正是夜晚,明月当空,张若虚站在船头欣赏着运河两岸的景色。

他想到杨应台和吕紫卫应该到达了边关,戚红娘也回到了沂州,此时共赏一轮明月,心境却各有不同。

张若虚感叹道:“我是最幸福的,不知道有几人能象我一样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动思妇的情怀洒满了江边的树林啊!”

回到了扬州,和父母相见,一家人实现了大团圆。张若虚的心情无比舒畅,迎着春风,拥抱彩虹,勇敢地向前冲。

春天的夜晚,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