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虚虚实实(2 / 3)

东晋唐王 无语道尊 3159 字 2020-10-29

来便断绝了。

而从手中的消息来看,慕容恪也知道野王县被围,所以吕护才无法再求援。

到了此时,他也终于明白过来,唐军的目标根本就不是幽冀等地,而是河内郡。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他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的任由唐军将河内郡给占领了。

一方面,他下令河内郡剩下的大军除了固守各县之外,还立刻从邺城周围调动了两万大军南下,屯驻在河内郡最东面的怀县与山阳县之间。

而另一方面,则是再调派了两万大军南下。这两万大军才是真正去救援河内郡各县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与河内郡的唐军大战。

怀县位于黄河之北,山阳县则位于太行山脚下,两地南北相距约四十多里左右。因为北有太行山,南有滔滔黄河,所以,一旦是在这条狭长的地带上布署了重军防御的话,想要过去恐怕就得硬战了。

打得过去自然是好,如果打不过去的话,唐军就得停在离邺城数百里之外的地方无法前进一步了。而对于燕国来说,这就意味着成功,虽然丢失了几个县城,但只要保住了都城的话,便一切都值得了。

更何况,要打到这一条防线来之前,唐军还得先将河内郡的三四万燕军给击败才行。一攻一守,慕容恪的布署算是非常的严谨了。

对于慕容恪的反应,李信其实也早就预料到了。毕竟,只要将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稍稍一考虑之后,必然会得出这样的一个办法来。

除了这一部分的兵马之外,河内郡对岸的荥阳郡各县也都加强了戒备,尤其是靠近黄河一线的几个县,特别防备唐军会从河内郡打过来。

因为那样做的话,便可以绕过正面的虎牢关,直接从虎牢关以东岸边登陆到荥阳郡境内了。

河阳县的敌军龟缩在城内待援,李信也没有直接去攻城,而是在城下耀武扬威了一阵之后,便直接率军离开了。

而与此同时,沁水县城那边却是传来了好消息,张蚝率军猛攻之下,一举将城池给拿了下来。

如此一来,河内郡西面一带,除了河阳县之外便都拿下了。时机已到,河东等地早已经是准备好的兵马,立刻便通过轵关出关,屯驻在了河内郡内。

李信不战而走,对于河阳县城内的燕军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虽然因为这样自己这边是脱困了,但他们都知道,李信如果不是有着足够好处的话,是不可能放弃河阳县的。

此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难题,究竟要不要追出去呢?

相比较而言的话,河内郡的其他县城,基本上都只有少量的驻军在。毕竟,不是哪个地方都直面唐军威胁的。

有些离唐军很远的县城,比如说山阳县与怀县,驻军的人数才刚刚到一千人左右,这还是河南郡丢失之后紧急增加的。

河内郡九县之中,四个县在黄河北岸一线,三个县在太行山的脚下不远。剩下的两个县都位于中间地带,一个即是在西面,靠近王屋山轵关的轵县。而另外的一个,则是位于野王县东南方向数十里之外的州县。

九县之中,轵县、河阳、野王与温县四县因为不是对着轵关,便是对着碗子城关与黄河,所以都驻扎有重兵。野王县更因为是吕护的老巢所在,所以,兵力还要更多一些。

而其他的各县,或多或少的兵力,基本上来说都和沁水县差不多,甚至还要少得多了。越是往东,离唐军越远的地方,兵力越少。

这样一来,造成的一个结果便是,当李信挥军东进之时,很有可能无人可挡。虽然不知道朝廷的援军什么时候会到,但绝对无法太快便是了。

而在这之前,如果不能够将李信他们给拖住,为朝廷援军南下赢得时间的话,显然于大局不利。

并且,一旦东面各县都丢失了之后,河阳县便成了一座孤城。久拖无援的情况之下,城破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