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新春的故事(2 / 3)

可这少年似乎是个聋子,听不见后面的人说什么,毛驴听见声音,‘昂昂’的叫着一溜烟没了影,上了这条当地人天黑就不敢走的路上。

太阳已经落在大山的另一面,天虽然还亮着,但片刻之后就会黑下来,几个庄稼汉子不敢追过去,只能远远的看着,在心里为这个可伶的人祈祷。

奔跑的毛驴骤然止步,少年从它身上一个倒栽葱摔到地上,嘴里骂骂咧咧的翻个身面向来路做起来,揉了揉眼睛睁开,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他的四周漆黑一片。

右手撑地想要站起来,却邹起眉头,咧开嘴角‘嘶’一声,‘啪’一巴掌拍在毛驴屁股上,怒声骂道:“你它妈的下次撒尿能不能离老子远一点。”手掌在驴身上使劲摩擦。这个声音稚嫩、浮躁,若说他跟方才的是同一人,恐怕没人会信。

那驴子发出‘噗噗’的鼻音,也不知道是嘲笑还是抗议。

扶着驴子站起来,转身见到不远处有一对闪闪发光的眼睛,手立即就摁在腰间弯刀上,早就听说这路上夜里有鬼魅作祟,没想到竟然让他给遇上了,只是这家伙看起来不好对付,他不敢轻举妄动。

僵持半刻钟还不见对方有动作,他有些沉不住气了,使劲摇晃脑袋再看,哪里有什么鬼魅,那不过是客栈前的两个灯笼,仔细看还能看到门里面射出的微弱灯光呢。

心情放松下来,轻轻侧一下身子横着趴在驴背上,拍一下屁股,顺手拿了水壶将里面的水都到了。

水壶的水倒完,他也到了客栈门外,将水壶和一些银钱递给小二:“水壶灌满,驴喂饱,有什么吃的上一些。”

店小二与他搭话:“哟,公子是从五莲峰来的?”

少年点点头,店小二知道他的出身并不奇怪;‘遇井换水,逢店吃饭’这是天水河畔巫师世家余氏的规矩。而他,名叫余亦生,乃是余家当代大巫师的长子,年弱冠,余家的规矩是男子二十岁之前要周游千重山,这是他们的成人礼。

千重山乃天水河畔第一大群山,有大大小小的山峰五千余。

余氏坐落在千重山最中心处的五莲峰下,乃是千重山第一高峰,长得活像一把椅子;余氏就是坐在这把椅子上的王,掌管着千重山的一切。

千重山东临天水,北靠巴蜀,南接南海,西面与连绵雪山遥想对望;余氏坐落此间,东饮天水之水,北食巴蜀米粮,西采雪山奇珍,南钓南海鲤鱼;天时地利与人和,为其修炼巫蛊之术供给所需,也正因如此,余氏自第一代先祖开宗立派至今,历经七百年兴盛不衰。

在千重山的荒山野岭开设客栈,见得最多的就是余家的巫师,他不认得眼前的少年,却不能不认得巫师余家,不能不认得余家巫师‘遇井换水,逢店吃饭’的规矩。

小二刚走,就进来个妙龄女子,直接坐到余亦生旁边,半个身子靠在他身上,含情脉脉的说:“公子,夜色漫长,两个人过的快些。”

竹杖丢在一边,一只手揽在她纤纤细腰上,一只手抬起她下巴:“好美的姑娘,想不到这荒野还有如此佳人,真乃天要顾我。”

二人正尽兴间,柜台后出来一须发花白的老者,呵斥女子:“好大的胆子,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岂是你能放肆的,还不回去。”

女子只顾寻欢,哪里肯听他的。

想要用强,却被余亦生一挥手给打发了,只能远远的看着,面色惊恐,浑身发抖。

举手之间,余亦生的手臂上露出一只双头蝎。

一旁的老者见了,瘫坐在地上沮丧不已。

春宫戏还在演,女子渐渐没了力气,脸色发白,身体冰凉,皮肤也正以看得见的速度失去弹性,干煸枯萎的像是面粉做的劣质品;而她还浑然不知,还沉浸在干柴烈火的迷梦中。

她已经原形毕露,即便是巫师世家的公子,见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