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夜晚的风景(2 / 3)

点,更没有消失和产生的奇点。”或者亦可以说“永恒之物就是一切,因为一切能量的产生,既然产生了,就不会轻易的消失。因为奇点没有固定的位置,一颗星球可以使奇点,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是奇点。”

当然,这个存在也是生命给出的,是生命所赋予的思考的答案,所以是否准确,我们还不能下定论。因为如果生命赋予我们的思考能力说‘世上不存在永恒之物。’那么反之我们也可以思考:这个世上是存在永恒之物的。

理由就是,或许生命的源泉本身并不愿意让我们对这个世界过多的认识,就像人类会隐藏自己的感情一样,生命的本源也不想过多的暴露在人类的视线之中。

我们在寻找什么,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在追求什么?谁也不知道。我们所追寻的一切,是依照生命的本源的指示,还是自发的没有任何指示的思考,谁也不知道。

谁敢肯定的说:“这一切都是当然的?”谁也不能这么说,因为我们的生命,个人的生命相较于这个宇宙,实在是微不足道。

如此微不足道的存在,我们又怎么可以随意的去置论呢!如此微不足道的声音,即便是抱怨了,又有谁会听见呢,不会的,谁也不会在意,谁也不会听见。

说到底,最后能够得出结果的,只有:我活着,我思考而已。其余的东西,不论善或者恶,都是无关紧要的,都是无足轻重的。都是世界的反对的存在。

木森仰望天空,李可儿也仰望天空,李可儿说:“你知道吗……。”李可儿笑了笑,又说:“本来想说牛郎织女虽然每年只能见一次,但是他们应该很幸福。却又想到,如果你和时优良学长一样,那我就要难过上好几天了。”

李可儿忽地笑了,到底在笑什么,只有她自己知道,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她笑得很开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笑意。”

木森垂下眼睛望着李可儿:“那就说2.14吧,我对西方神话不了解,也不能反驳你。”木森说:“据我所知,你对西方神话的了解比中国神话要多,你的画也大多画的是西方神话。”

李可儿点头,告诉木森说:“是的,那我就给你讲西方神话吧,给你讲2.14,”

李可儿说:“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全面危机,经济凋敝,统治阶级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纷纷反抗。贵族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残暴镇压民众和基督徒。

这时有一位教徒瓦伦丁,因帮助基督徒举行婚礼而被捕入狱。

在狱中,他治愈了典狱长的女儿的疾病。最后统治阶级下令将他执行死刑。在临刑前,他给典狱长女儿写了一封情书,表明自己的爱情。

公元269年2月14日,他被处死刑,后来,基督徒为了纪念瓦伦丁为正义、为纯洁的爱而牺牲自己,将临刑的这一天定为“情人节“,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另外一个传说故事是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因战争缺少士兵,曾一度禁止青年人成家,而瓦伦丁则暗中为夫妇举行婚礼,以便让丈夫不必参与战争。同时这个传说中也提到了瓦伦丁为了让夫妻铭记自己和上帝的爱,会在羊皮纸上裁下心形的纸片送给他们。而罗马政府查知此事之后,随即将瓦伦丁送上了断头台。

不过,瓦伦丁的殉教时间存有异议,可能是269年、270年或273年。”

李可儿把目光转到木森的身上,深情的说:“虽然结局总是不美好,但我很喜欢这样的故事,能够相爱到为彼此殉情,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了。”

木森噗嗤的笑了,跟李可儿说:“他是殉道,不是殉情。而情人节,不是因为他殉情,而是因为教徒感激他的恩德。所以,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是一个宗教的传教的故事。”

李可儿瞪大了眼睛望着木森,训斥他:“你还是反驳我了不是吗,说好的不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