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坐好,老板要装X了(2 / 2)

更加结实,但是也会使用到大量的钢筋和砼,这对设计、施工以及计算工程量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难度。

负责本次建筑的工作的是夏国第三建筑公司江城公司。

起源集团几年前在三建中入了股,因此也算是大股东。

恰好,三建的江城区总经理廖经理也在现场。

见到周潇再次来考察现场,他非常高兴,赶紧起身迎接。

周潇摆了摆手说道:“你们谈你们的,我不是专业的我旁听。”

周潇虽然是这样说,但是廖经理可不敢这样做,先不说周潇是甲方,就算是按照股权排序,起源集团是三建的大股东,也算是廖经理的上司。

廖经理赶紧将会议的内容向周潇做了简要的汇报。

说得简单易懂一点,其实就是关于地下室的配筋和成本问题。

设计单位在设计的时候希望多增加配筋,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建筑更加稳定。

施工单位当然是愿意配筋多一点,这样做不仅建筑更安全,而且自己也能够多赚一笔钱。

一个建筑最赚钱的地方就是隐蔽工程,也是看不到的地方,越是赚钱。

这种设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过控本着为业主节约成本的思路,对设计产生质疑。

认为两层地下室,六层楼的建筑物,使用片筏基础已经非常牛了,在标准设计的基础上不应该再增加配筋。

毕竟增加配筋之后,成本就会增加。

过控的任务就是帮助业主在保证质量完成项目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

所以,现在几方已经陷入僵持。

周潇看着大屏幕上内容,在会议上,几方使用了pkp、bi建模,广联达和斯维尔算量等等

这些软件中有些是国产的,有些是国外的,但是这些软件的内核基本都是国外的。

双方又是一阵争吵之后,纷纷看着周潇。

这点小事其实根本就不用周潇亲自出面,但是既然老板来了,当然是老板说话。

其实对周潇而言,节约几十百八万他还真的懒得参与。

但是这一次,他来到这里是为了试验生态链的新技术而已。

周潇看了看马鑫,说道;“马总。”

马鑫点点头,让技术人员小李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