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疏离(2 / 3)

红楼之殊途 糊涂鱼饼 3309 字 2020-10-21

,一直都没什么动静的元春突然被封妃,而且是从一名小小的女直接到妃位,可谓是一步登天,这其中自然让人不免多想。

至于后人猜测的元春之所以封妃,是因为她向皇家告密秦可卿乃是废太子血脉一事,从而得到晋升。而秦可卿也正是因为她的告密,才死去的。

这个可能性并不高,因为秦可卿是个女孩子,就算是废太子的血脉,在世人的眼光中,也成不了事,所以就算皇家知道了她的存在,有很大的可能不会让她死,而是将她“荣养”起来,像一面旗帜一样。

比如,顺治对多尔衮,在他死之后,追夺一切封典,并且毁墓掘尸,但是对其子嗣,独生女东莪,并没有为难,不仅依然保留郡主的封号,还按照和硕公主的待遇来养着她。

究其原因,是因为东莪只是一个女孩,无法继承多尔衮的政治遗产,假如她是个男孩,恐怕早就跟已经去了地下的多尔衮团聚去了。

况且,太上皇还在呢。他当年虽然废了太子,但在废太子死了之后,又后悔了,将其追封为“义忠亲王”。这种情况下,他如果知道原来自己的这个儿子还有血脉在世,哪怕是个男孩,说不定他都会力保下来,更不用说只是一个对皇权根本构不成威胁的女孩了。

至于皇上那里,一个废太子的女儿,对他来说,活着,只是耗点钱粮的事,但能就此讨得太上皇的欢喜,对他来说,何乐而不为?他根本犯不上冒着惹太上皇生气的危险,要了秦可卿的性命。因为人活着,对他来说,价值更大。

至于说在元春向皇家表明了秦可卿皇室的身份之后,贾家怕她和贾珍“扒灰”的事情曝光,所以要了她的性命。这个可能性依然不是很高,对皇家人来说,他们之间怎么自相残杀都没关系,但是如果外人伤害到他们皇家人,这等于叛逆,属于十恶不赦的大罪。皇家怎么可能允许贾家依然在,并且还封元春为妃?

不要说什么策略,对皇家来说,如果贾家是霍光、梁冀、张居正那样能对皇权产生威胁的权臣,或许还有这个可能,但是贾家根本不是。不要说王子腾此刻位高权重,要知道,王子腾再怎么和贾家关系亲近,他姓王,是王家人,不姓贾。更何况,王子腾的权重也没达到让皇家为之容忍的地步。

在林堇看来,秦可卿卧室当中那些什么武则天、赵飞燕、杨太真之类的皇家器皿,并不是昭显她皇室的身份,而是因为这几个女子,在这个时代,都是被归咎到不守妇道中,特别是武则天和杨太真,都是和亲父子有非常亲密的关系的,曹公是以此暗喻秦可卿和贾珍、贾蓉这对父子之间的瓜葛。

当然,这并不代表秦可卿的身世没有问题。以贾家这种眼高于顶,皇家是老大,自家是老二的德行,秦可卿就算生得再好,奈何她养父营缮郎秦业官低职小,纵使她是从养生堂抱回来的这事在贾家并不知道,但并不代表贾家就愿意给贾蓉聘娶她。要知道,她嫁进贾家,不仅仅是贾蓉的妻子,还是未来贾氏一族的宗妇。

不过想到贾珍在她死后,那般恣意妄为,林堇觉得说不定贾珍对秦可卿是“真爱”,因为不好休弃妻子尤氏,又不忍她为妾,所以绕了个弯子,极力坚持将她定给贾蓉为妻。毕竟将她弄到了贾家这口锅里,再往他碗里扒拉,就容易多了。贾珍是贾蓉的父亲,又是族长,他如果坚持,贾家其他人纵使反对,也无效。

不过和黛玉说的时候,林堇可不敢把“扒灰”这种脏污事直白的说给黛玉听,只是和她分析了一下秦可卿在门第上和贾家的不匹配,但是贾家却对她做宗妇没有任何意见,这事有蹊跷,因此,让黛玉远着点东府。

原本黛玉对林堇的话半信半疑,但是进了京,见识到荣宁两府的做派之后,她觉得林堇的分析很有道理。秦可卿身世蹊跷,将来没曝出来,则罢;一旦曝出来,跟着宁国府关系近的还不知道要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