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白头见白头(2 / 3)

问剑长生 书上 3267 字 2020-11-26

呼吸几口,捋了捋胡须,若无其事道:“久未见面,何必如此。”

孟子诩会意,咳了咳,“唐先生所言甚是。”

散去小天地,瞧见仍在发愣的自家学生,唐审元解开了此地的岁月长河,但仍觉不太放心,又带着他在那岁月长河之中倒走了一段。

才长舒了口气。

而后对着孟子诩作揖道:“孟兄,久违了!”

孟子诩动容,同样一揖,“见过唐兄。”

年少初遇,相伴数百年,散了数千年,再见已是两白头,其中的交情,可深,可深。

早先孟子诩在学宫内还是禁忌的时候,却是提都不能提,后来还好些,只要不在人前谈论就再没问题。

于是每每月圆之夜,唐审元都会独自摆酒,独自饮酒,最后独自散场。

最念叨的一句话也就是,“要是孟兄在就好了。”

事实上好像也正是如此,孟子诩在学宫的那些年,学宫就好像从没少过谈资,少过宴席,少过读书人之间的对骂。

那些年的稷下学宫,是真的很热闹。

但自从他走后,不管是与他交好的,还是那怨怼的,都真心觉得,不太习惯了。其中就属唐审元最有感触。

因为再也没有人在他散课之后,在他家中摆上酒水,就为了跟他说上一句,“唐先生授业辛苦了。”然后听他将今天授课的感受,哪个学生很认真,哪个学生很调皮,问了哪些问题,他们回答的是什么。

事无巨细,孟子诩一个个问,唐审元一个个答。

也因为在那学宫里头,孟子诩是唯一一位不能授课的先生。

一位儒家先生不能授课,还是什么先生?

也许这也是他最后大闹的一个原因吧,有人问,但他从没说过。

至于那少年,则是使劲地瞪大着双眼,看着这个传说了很久很久,也有很多很多传说的“小文圣”。

但看久了也就那样,一个佝偻的老头罢了,还没自己高。

根本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身材高大,意气风发,往那一站便自成一家气象。

又看了看自家先生,少年好像想到了什么,印象中,好像那是先生唯一一次伤心。

那次还是先生带着自己在那南溟皇朝内游学,路过一间书院,远远的便听到几个孩童在那吵架。

其中一个指着对面孩子大声道:“你这人不讲礼数,比那孟宏甫还不如!”

孟宏甫是谁?

宏甫是孟子诩的字。

少年记得那一次,先生是真的很伤心。因为听了那句话之后,先生就把自己带到了一处山巅,看着山下城池,一个人站了很久,没有说话。

最后下山的时候,看着山下,认真地说了句,“宏甫最讲礼。”

孟子诩讲礼吗?没有一人一剑打砸了三座圣人法相之前,他的的确确是学宫内最讲礼的人。看似放浪形骸,但他的所作所为,却从未犯过礼法。

但或许也就是因为他从未犯过礼法,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吧。

没人知道为什么,平日里好好的他,为何突然在那外头回来之后,一人一剑,将那文庙内的三座圣人法相砸了个干干净净,其中还包括他自家先生,文圣禹儒善。

最后三位圣人齐聚学宫,将其带进了文庙。

没人知道他们四人在那里面商讨了什么,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人不人鬼不鬼的在这书山上看了几千年的书。

少年被打发去了那小屋内看书。

两位久别重逢的老友相聚在这书山之顶,孟子诩默契地放出了小天地,唐审元默契地掏出了两壶酒水。

最后两人就像少年第一次认识的那样,坐在崖边,空悬着脚,一如年少。

酒不多,但两人都喝的醉熏。

“孟兄,想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