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上山下乡(2 / 2)

既然如此,周娇也不好多说。原本她还想问问对方要不要让孩子申请去她东北老家,好有个照应,可随即想到那孩子既然非去不可,估计思想上也属于激进份子,还是别去祸害老队长了。

毕竟用村民的话来说,这些小姑娘就是做啥啥不行,又懒又娇气。他们都属于父母比较宠爱的,对适应农村生活的阵痛期太长。

从烧火到下地干活,按农民的作息工作,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不是简单的事,先别说语言不通,就农忙也得脱层皮,就好像她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每次学校学农下乡也是非常疲惫不适。

但这就是生活,你得去适应并征服它。

“儿女都是债,她闹着要走,可我这当妈的还得替她准备点东西,要不然多想想也睡不着。”

确实!周娇安慰地拍了拍她,笑道:“那你整理一下这些票券,看还缺什么,我回去找人凑凑,实在没有,那也没办法了。”

金丽娟闻言心里松了口气。她比较了解周娇,能让她说出这些话,那基本上都能解决。之前她不是没想过直接找周娇,比如旧军装,军用票券什么的。可她不开口,自己总是难以启齿,搞得好像专门惦记上人家小姑娘。

与周娇相同,向张国庆寻求帮助的也有几位。还好大家都在大院,各自每年每个月按照等级有多少供应都有数,还不至于让他为难。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如火如荼的年代来了,别说外面,就大院很多很多野孩子们宁愿不当兵也要下乡。

这段日子非常热闹。欢送酒、分别酒……应有尽有的聚会。

与那些家有父母长辈在身边的哥们相比,最可怜的还是父母隔离审查的那些大姑娘小伙子们。

有些靠在每个月二十块钱补贴,还有基本供应粮滞留在家也不愿意离开京城,这点张国庆很理解。

大家都是爹生娘养的,谁放得下心去远方,不顾及至今未归的父母长辈。对于这样的人,他能帮一点是帮一点。

而那些遭受同伴们嫌弃,父母已经定性下放的哥们姐妹们,他与周娇俩人除了与大家一样明面上微薄资助外,也暗地里给了大礼。

没进大院前,他或许或多或少抱着投资心态,可这么多年相处下来,哪怕大院内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何况这些曾经一起疯一起闹的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