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0 我命由我不由天(2 / 3)

的二皇子,可能就会被冠上一个谋朝篡位的罪名,届时可什么都要玩儿完,逼窦亥不得不同意了李安的要求。

之后李安又按乔今秋的方法找出帮凶,再与那因为想要一举反击其他几位想要陷害自己的皇兄皇弟、而选择主动出击的三皇子商谈了许久,方才签下一份“一命换一命”“一国换一国”的歃血盟书。

他三皇子殷巳还可以继续做自己的储君,只要他能顺利解决掉觊觎自己皇权的其他威胁,让那些人没有办法再带兵前往高禾,并承诺他当皇帝期间,绝不侵犯高禾疆土,那公主的死,他们就可以不予追究。

死的是高禾公主,李安小小一个道士说不会追究的话,殷巳自然不会当真,李安他们当然也不会傻到相信殷巳能信守承诺。

所谓的歃血盟书,在殷巳成功即帝后,不过一张废纸。

但那不重要,乔今秋在乎的,只是当前。

只要天池的某队兵马不能按计划去“支援”高禾,那她的目的,就能达到。

处理好天池的一切,乔今秋李安元岑他们没有再多停留,在窦亥他们的护送下,径直就返回了高禾。

高也没有同他们一道,而是自动请缨留在天池确保他们不会发兵。

虽然高也并不支持乔今秋想要将李安扶上帝位的决定,但殊途同归,她实施自己计划的第一步,是不让褚严无悔他们的计划得逞——天池不发兵,太子二皇子就不会出事,即便大家都心怀鬼胎,但至少还能相互制衡,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轻举妄动,不兵刃相见,那高禾就能继续维持“安宁升平”的态势,哪怕是假象,那也好过尸横遍野。

所以高也没有阻止,还很乐意助他们一臂之力。

可让高也意料之外的是,乔今秋李安他们回到高禾之后数月内发生的事情,虽然晚了些时日,但全都按照了乔今秋所期望的一步步发展开来:

高禾十九年三月初,皇帝李丹陪白妃回三桑城省亲,途径东临,白妃被刺杀身亡。

当月中旬白妃死亡真相查明,乃太子李显暗中指使。

十日后,太子李显被废,小皇孙过继给三皇子李儒。

李显党众以光禄寺卿卢毅为首的十余人全被革职查办。

高禾十九年四月初,二皇子李耀被册立为太子的前夕,整个京城惊现异相——地动山摇、鸡犬不宁、土现深坑、天显凶眼四大凶兆齐集,民间流言四起,百姓皆言二皇子乃不吉之人,不合为帝王之选。

民意天意难违,皇帝李丹只能忍痛割爱,封二皇子李耀为顺安王,当月启程,远离京师往高禾西北镜辖一方土地,无召不得回京。

高禾十九年五月初,皇帝李丹龙体抱恙,七日后撒手人寰,三皇子李儒众望所归,成为继任新帝的唯一人选。

李儒将登大典之际,恭亲王李宏意外获知二十余年前被陷害的另一真相,又褚严无悔等人养了多年的心腹皆是内鬼,还屡次三番欲杀自己的儿子李安,遂思谋一计,装病卧床于王府,令人报与李儒,说命将不久,望死前亲往探看。

李儒不疑有他,漏夜轻车往王府去的途中,因被冤魂索命纠缠不休吓出心病,之后便日日惊惶,驱邪除祟安抚无用,再数十余日后,终因心梗而死。

褚严无悔等众,被黥面刺字发配边疆。

李儒死后,因小皇孙年幼,难堪大任,百官推举恭亲王李宏为帝。

恭亲王李宏顺应天意,于同年六月登基,改年号为天启,次年初册立时年仅剩之子李安为太子。

天启三年八月,李宏驾崩,太子李安嗣位。

同年,皇帝李安追敕宜兰城博沂县人乔氏今秋为金安皇后,并亲自为当年南阳王一家及高文晁一家的冤情平反。

真相大白后,又着令远在天池的高文晁,即高也,回京任大理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