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彪悍的海外民兵(3 / 4)

,除了一些地方比较重要,具有战略地位需要全面控制外,其他更多的还是为了给国内的大量穷困民众们寻找新的生存土地。燯

扩充生存空间,这才是大楚帝国进行海外扩张的最大动力,其他,包括所谓的海外贸易那都是附带的。

在新占领控制的马杜赖地区里,大楚帝国就是继续奉行这一策略,直接设立马杜赖府,然后组织大量移民过去,进而把这片地方变成大楚帝国人自己的地方。

而在马杜赖地区的扩张,也可以看成是大楚帝国在印度半岛地区彻底站稳了脚跟,并初步掌控了当地的局势,如此才能够掀开在当地的扩张。

为此,大楚帝国过去多年来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光是陆军派遣的常驻兵力就达到了六万多人。

海军方面的水手以及陆战队员们,加起来也有上万人了。

此外还有不算是正规军的军队,武装税警。

最后,还有最基层的的移民群体里的民兵。燯

在大楚帝国内部里,民兵只是作为动员体系的一部分,早些年的时候还算是比较多,训练也比较频繁,极大的承担了维持当地治安,打击暴力犯罪。

但是随着大楚帝国国内承平日久,各种土匪,地主武装,帮派分子等大规模的持续剿灭,更重要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增加,基层的民兵组织的重要性也在持续下降。

而等到大楚帝国大规模建立丙等守备部队,并用丙等守备部队用于弹压广大腹地后,国内本土的民众组织的重要性进一步下降。

到现在,民兵组织已经是沦为了动员体系的一部分……但是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来,大楚帝国其实就没进行过什么战争动员……

当然了,作用小了,实际使用少了,不代表着民兵组织没有了,或者不重视了。

国内本土该有的民兵组织依旧还有,并且还是会定期组织训练。

甚至人员组成素质也相当不错,大多数是退役将士。燯

不仅仅在乡镇里广泛存在,甚至一些大型官办企业里也会有民兵组织存在,比如北方的唐山煤铁公司,他们就有足足一个民兵团的编制。

只是这些民兵组织虽然有,也定期训练,但是装备管理非常严格,同时现在也极少动用民兵组织从事一些什么作战性的任务,使用的时候基本也是配合当地的守备部队或巡警们,用于救灾,搜索暴力罪犯什么的。

然而这种情况在海外就不一样了,在海外因为正规军的数量缺乏,难以覆盖大量的移民定居点,因此移民们为了自保,就需要民兵组织了。

因此在海外直辖领地里,民兵组织是广泛存在,并且承担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很多时候一些零星乃至小规模和土著之间的战斗,其实都是发生在民兵组织里。

因此如此,大楚帝国对海外地区的民兵体系也非常重视,往往给他们配属大量的武器装备。

比如早期的燧发枪甚至到现在的火帽击发枪,一些轻型的火炮,轻型板甲什么的都会有。燯

同时也会定期组织训练,实弹射击等,在部分动荡地区的民兵训练,其实弹射击的训练强度,比国内守备部队的还要更高一些!

国内一些丙等守备部队,士兵们日常训练其实也很少进行实弹射击的,大部分还是体能,战术训练,模拟射击训练这些。

但是海外领地的民兵们,因此长期受到土著的暴力袭击威胁,因此实弹训练就比较多。

甚至夸张一点说,在一些小规模、零星的战斗里,国内本部的丙等守备部队估计还打不过海外直辖领地的民兵们……

部分海外地区的民兵,可是很彪悍的!

这是环境不同所造成的影响不同。

众多的正规军加上战斗力也不弱的民兵们,让大楚帝国在印度半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