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 巴黎保卫战(3 / 5)

执行低烈度战斗任务的次等部队,并不是第五十三师这种主力部队。

最终陆军方面决定从非洲抽调了第四师加强欧洲地区的次等兵力,而非洲地区的缺额,则是继续从印度那边抽调兵力补充。

经过多年的使用,如今的印度军团在楚军里的作用已经比较大,同时数量也非常多了,毕竟这种炮灰仆从军是真心好用。

此外因为不需要考虑预备役体系,不需要每年都退役一批士兵作为预备役骨干,健全动员体系,所以仆从军的服役年限很长,服役年限前期是十年,十年合同到期后只要身体没啥事,不伤残,也愿意继续服役还能继续服役……五年一签。

反正最早的一批印度军团的士兵现在都还在服役呢……这也导致了仆从军的士兵战斗经验非常丰富,战斗力很不错。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成本足够低……哪怕印度军团这种仆从军的费用在很多土著国家看来已经非常高昂了,然而和楚国自己的正规军比起来,依旧是不值一提。

首先人员薪资很便宜的,土著士兵嘛,随便给点工资他们就很高兴,更没有什么抚恤金之类的玩意。

同时作为炮灰部队,哪怕伤亡超级大,也没人会追究军方的责任,甚至都没几个楚国人在乎……如此军方使用这些仆从军的时候就没什么顾虑,死光了大不了再招募一批就是了。

装备也便宜,用的都是退役武器,还是前装滑膛武器。

比如步枪使用的都是正规军逐步退役下来的前装滑膛火帽击发枪,也就是二十一/二十三年式步枪,这玩意的生产装备数量非常大,累计达到两百多万支呢。

如今这两百多万支火帽滑膛枪逐步从正规军里撤装,如何处理也是一件麻烦事,出口是不可能的,这东西过于先进,暂时没出口的必要性……要知道楚国如今的出口枪械,主力还是火绳枪,燧发枪出口数量其实都不多!

楚国人的武器出口,并不是有什么就出口什么,也不是土著想要买什么就能买什么,而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出口。

比如在非洲地区,当地土著普遍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甚至连冷兵器都没有多少,所以在当地的武器出口是以冷兵器为主,火绳枪都很少卖。

在印度地区,当地土著的军备水平处于冷兵器和火绳过渡时期,他们也能自产一定数量的火绳枪,因此在印度地区包括波斯地区的单兵武器出口,主要是火绳枪,冷兵器一起出口,对波斯也卖点燧发枪。

但是在西亚地区,也就是奥斯曼帝国,这个国家实力还不错,并且之前也大量装备火绳枪,并且也能自产以及使用燧发枪了,其军备水平和欧洲那边其实差不多,已经处于装备使用燧发枪的线列时代了,因此这一地区的武器出口是以燧发枪为主。

欧洲地区的武器出口也是以燧发枪为主。

总之大楚帝国的武器出口是看碟下菜,维持一定的地区平衡,同时赚取更多的利润,更不能让出口武器威胁到自身。

如此情况下,火帽击发枪这玩意根本就不可能出口,毕竟这东西直到如今都还有一部分楚军二三线部队装备使用呢。大楚帝国的后装线膛步枪虽然也装备使用几年了,但是目前依旧没有完成全部换装。

所以短时间内,甚至十年内火帽击发枪这玩意都不可能出口的。

但是如何处理这些退役武器?封存备用?这都进入后装线膛步枪时代了,封存这些前装滑膛枪也没啥太大意义……所以到最后,这些退役武器基本只能给仆从军,主要是印度军团使用。

而帝国的仆从军,实际上除了印度军团外,还有其他几支,比如招募波斯人组建的一支波斯军团,招募东北非地区的当地人组建的北非军团,还有招募扶桑人组建的扶桑军团,只不过后三者的数量都很少,只有几千人,数量最多的北非军团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