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 ?节外生枝(1 / 2)

骆天明展现了自己的乐器水平,得到了许安华的认可。

但只会乐器还不行,文艺片演员,最重要的是演技,演技不行,许安华依然不会用他。

接下来,许安华当场试镜,随意在剧本中挑出一段让骆天明表演。

结果让许安华很惊喜,骆天明的演技还真就不错,虽说还达不到周闰发、张国容等人的水平,可也在一流之上了。

就这部电影来说,骆天明的演技已经足够了。

既然没问题,那就开拍!

许安华确实很喜欢这个剧本,虽然名字有点怪,叫《放牛班的春天》,但故事足够好就行,别的不用在意。

原版的《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上映的,故事讲的是1949年,一个才华横溢,但却因为大环境而失业的五十多岁的音乐教师,为了饭碗,不得不去了一个类似管教所的学校教学,和一帮问题孩子们相处的过程。

经过骆天明改编后,音乐教师当然就变成了年轻的音乐高材生,时间依然放在二战之后,学校则是香江的偏僻乡下。

但是骆天明将里面音乐改成了华国古典曲目,和原本的“温暖关怀、轻快明朗”的曲风有点不搭,所以他干脆又将孩子的性格从阴郁暴躁,改成了自卑懦弱,曲风也就可以变成激昂向上了。

至于孩子们为什么自卑懦弱,当然是因为战争刚刚结束,死去的人太多,也就造成了大批的孤儿。

这些孤儿没人疼没人爱,收容学校的管理者也只求他们老老实实即可,对他们施行了严苛的军事化管理,从不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孩子们变的自卑懦弱也就情有可原了。

这部电影没什么拍摄难度,绝大部分场景都是在一座学校里,全都是日常生活而已。

唯一的难点,就是一帮学生演员不太好找,要年纪都不大,但演技还不错的孩子,真是难为许安华了。

为了找这些孩子演员,许安华花在筹备阶段的时间,足足有两个月。

骆天明在这段时间就只能等待,好在他也闲不着,他的医术很厉害的消息已经传开,不少人来找他看病。

这让他很不耐烦,他是来当影帝的,不是来当医生,全都来找他治病算怎么回事?

可是他要在娱乐圈混,得罪太多人显然很不明智。

所以他干脆只诊断不开方,只是确认他们有什么毛病,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医院治疗。

这样就节省了他大量的精力,而且那么多人来找他看病,并非真的对他全心信任,只是抱着好奇的心态来试一试,真正有病了,还是更信任医院。

因此,他这样的做法并没有让看病的人不满,反而有些人提前发现了隐疾,得到了及时治疗,还非常的感谢他。

除了医术之外,骆天明的功夫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和他合作过的洪锦宝、程龙、李莲杰就不说了,全都和他切磋过,全都输的心服口服。

其他功夫明星、武打替身、甚至是圈外的格斗好手,全都想找他切磋。

对这些人,骆天明是来者不拒。

什么甄子单、周比利、袁彪、赵雯卓、范少皇、陈慧敏等等,最后全都成了他的崇拜者。

不知怎么的,骆天明特别能打的消息传到了帮派之人的耳朵里,于是一个出名的双花红棍,绰号疯狗的家伙,找到了骆天明。

骆天明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泡在洪锦宝公司的健身房里,和洪家班的人一起锻炼。

他的功夫虽然很高,但这具身体没能得到系统的锻炼,很多时候无法将功夫完全发挥出来,还需要时常锻炼来提升。

洪家班在香江娱乐圈的地位相当高,起码各个帮派一般都不敢招惹,因为他们确实很能打。

但帮派不愿意招惹他们,是因为没有利益冲突,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