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 大战将启(1 / 2)

既然荆州的整体实力弱于曹操,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和原剧情一样,想要联合孙权,一起对抗曹操。

只是现在形势逆转,刘备不再是丧家犬一般了,反而占据了人口稠密、钱粮广茂的一个大州,手下还有骆天明、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这些顶级人才,实力远超孙权。

因此,双方在谈合作时,刘备是占据了绝对主导权的,孙权只能是附骥尾的小弟。

尽管刚刚在荆州吃了大亏,但孙权还是愿意和刘备联合的。

一来是江夏之战是他们挑起的,真怨不得刘备;二来是曹操这家伙太霸道,之前曾逼着孙权送人质,要是曹操真的打来了,不可能会放过江东。

所以,双方在联合上有志一同,很快就达成了协议。

孙权失去了西边大片的地盘,也就失去了觊觎荆州的希望,这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好事。

原历史上,吴国因为占据了荆州,所以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马驻守。

但孙权这个人疑心甚重,对在外带兵的重将都心怀疑虑,从周瑜到鲁肃,从吕蒙到陆逊,无不如此。

为了防止这些重将,对他产生威胁,孙权多次不自量力的带兵打仗,攻打合肥多少次,结果都无功而返,还落下个孙十万的名号。

现在荆州没指望了,孙权反而可以集中兵力在合肥方向,相信有周瑜这样的主帅在,不会再让孙权丢人现眼了。

骆天明回到樊城后,接手了关羽、张飞、赵云的兵权,他们三个只能给骆天明当助手了。

关羽、张飞早就对骆天明服气了,赵云是个不争不抢的性子,所以对于骆天明接手他们的兵权,没有任何抵触。

骆天明接管了荆州所有兵权后,发现关羽他们几个都没闲着,练的兵都不错。

在刘备接手荆州之前,荆州足足有二十七八万人马,其中包括了水军和驻守各个城池的郡兵。

刘备成为荆州之主后,因为在接手荆州的过程中有些伤亡,但刘备手下的兵马也有好几万,所以在接手成功后,兵马总数没多大变化,还是二十七八万。

但在关羽等人开始训练兵马时,按照骆天明的训练纲要,严格的裁汰老弱,建立正兵、郡兵、民兵三级兵员体系,最后将正兵总数定在十五万左右,郡兵三十万,民兵则达到惊人的八十万之多!

当然了,民兵的数量虽多,但基本上派不上用场,顶多就是运运粮草什么的。

郡兵的战斗力也不怎么样,连形成军气都难,拉上战场也是炮灰,基本不指望。

只有正兵,才是荆州真正的战力,全都是能形成军气的精锐。

只是这十五万大军中,有五万是水军,在披铁甲的战船没打造出来之前,除非曹操打到长江边,否则他们是派不上用场的。

因此,真正能用来抵御曹操的兵马,只有十万而已。

骆天明点检了兵马之后,将十万大军分为五部,前军关羽,左军张飞,右军赵云,后军黄忠,各自率领一万五千人马。

骆天明自领中军,领四万人马,同时还将刘封、魏延、文聘、霍峻都收在中军,每人领五千兵马,必要的时候可以加强到前后左右四部当中。

说实话,骆天明如此编练军队,有点逾越之嫌。

因为只有朝廷,才有东南西北四征将军的职位,骆天明虽然改成了前后左右,只是换汤不换药,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刘备野心极大。

但骆天明这个编练方案报上去的时候,刘备和诸葛亮都没意见,很痛快的就批准了,可见刘备的野心确实很大。

成军之后,骆天明没有在樊城多待,而是带着十万大军北上新野了。

新野是荆州的北方防线,曹操若想进攻荆州,必然要经过这里。骆天明抢先在这里布防,就是要护住身后的荆州,防止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