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战略方向(1 / 2)

刘备军占据南阳后,无意继续继续进攻,曹操收回了合肥等地,也没了继续用兵的心思,孙权则是想打也打不过,只能憋屈的继续固守自己的地盘,什么便宜也没占到。

三方都安稳下来,各自进入了休养生息阶段。

而在进入休养生息状态后,骆天明虽然没被剥夺兵权,可他却自己给自己放假了。

在不打仗的时候,军队也不能闲着,各种训练都必须得跟上,骆天明这个全军总指挥本该很忙,可他却把事情都扔给别人,自己跑去钓鱼了。

虽然刘备是个很大度的主君,但该表态的时候也必须表态,否则万一发生误会,以后就不好相处了。

但其他人都忙的要死,连刘备这个主君都整天废寝忘食,岂能让骆天明如此悠闲?

问题在于,每次刘备给他分配了任务,他总是将任务转嫁给手下人,自己依然过的悠闲自在。

诸葛亮做事,有个人尽皆知的特点,就是事必躬亲。

不是他喜欢把所有事都揽在自己手里,而是刘备一开始根基浅薄,实在是没有得用的人手,可事情又太多,只能是抓过来一个人就用,自然免不了下面的人良莠不齐。

为了不耽误大事,诸葛亮只能事必躬亲,以免出了岔子。

可在骆天明手下,基本上见不到这种情况,不敢说每一个人都很精干,但至少很少出错。

这让刘备和诸葛亮都很感兴趣,了解了一下发现,原来骆天明对手下人都经过考核,然后再量才录用。

而考核的方式也很特别,不考什么经史子集,也不考诗词歌赋,而是考较最务实的军略政务。

并且不玩儿什么虚头巴脑的东西,直接用实际发生过的经典案例让他们处理,就能非常直观的鉴别出可用的人才。

刘备和诸葛亮、庞统等人弄明白之后,先是大喜,然后又忧心忡忡。

骆天明选拔人才的办法好不好?

当然好!两千年后的公务员考试,就是这么干的。

但问题在于,现在是汉末时期,主要的人才任用方式,是察举制。

如果按照骆天明的办法去做,就等于是动了世家的蛋糕,这比拿出造纸术和印刷术更严重。

刘备等人相视苦笑,骆天明在自己的手下小规模试用也就罢了,要是刘备敢全面铺开,绝对是找死的行为。

这也让刘备感到非常憋屈,明明骆天明拿出了那么多好东西,可就因为顾忌世家的反应而不敢用,真是太难受了。

他思考了三天后,终于下定决心,提前攻打益州。

只要打下益州,刘备就有足够的资本争夺天下了,也就能和世家掰掰手腕了,不用处处受制于人。

只是现在的益州之主是刘璋,是汉室宗亲,刘备若是攻打他,名声会很不好听。

当初为了占据刘表的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多花了多少心思?现在又要抢占益州,再用老套路可就不灵了。

为了商议如何攻打益州,刘备将一众核心手下都召集起来,开个秘密会议。

在刘备宣布了这次会议的主题后,骆天明就举手问道:“主公,我有个问题。”

刘备点头道:“霸侯请说。”

骆天明道:“我们为什么非要打益州?为什么不能打江东?或者是洛阳、凉州?”

刘备看向诸葛亮,让他来解释。

诸葛亮说道:“因为益州的地理位置极佳,不但地处边角之地,而且易守难攻、物阜民丰。若能取得此地为根基,主公就能进可攻退可守。”

骆天明摇头道:“按照正常情况,孔明此议甚好,但现在情况不同,我觉得你应该重新考虑。”

诸葛亮当然知道骆天明的意思,也早就考虑过,所以立即说道:“还是不妥。我们若攻下益州,只需守住荆州,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