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 想想就激动(2 / 3)

的,知道献俘仪式要改为后天才举行时,便一个个都拥出城外,先去看个热闹了。只是很纳闷,为什么献俘仪式要退后。

孙传庭其实没猜错,还真是他所说得那个原因。

大捷之后,献俘仪式自然被提上章程。普通的献俘仪式,肯定不合适。最隆重的一次,是万历时期打赢倭寇的那次,万历皇帝亲自主持,就在午门这边。

首辅贺逢圣亲自牵头,和礼部尚书这边议出了章程,比万历时候还要隆重一点,并报请崇祯皇帝定夺。

原本崇祯皇帝看了之后,觉得很满意,就定下了。

结果到了晚上的时候,崇祯皇帝和刘伟超视频的时候,带着一点炫耀,向刘伟超炫耀了他的献俘章程。

刘伟超对于这个,也是很感兴趣的,便仔细地听崇祯皇帝介绍了一番。

献俘开始的时候,引礼官引导文武百官在午门外东西序立,并引导进献露布官员手捧捷报放置于大案之上,退回就位。

之后将校押着着俘虏来到午门前,并在西边的武官班次后站好,这时钟声大响,崇祯皇帝身穿常服驾御奉天门(既太和门),钟声停止。

随后,鸿胪寺来到御驾之前,跪拜奏请崇祯皇帝乘上肩與,同时礼乐奏响声中,崇祯皇帝来到午门楼上升座后乐止。

将校鸣鞭静场,全场肃穆。赞礼官高声赞唱:“进!”

于是,进献露布(捷报的檄文)的官员面向午门行四拜礼,礼乐再次奏响,平身后乐止。

这时,赞礼官再赞唱:“进露布!”

乐又起,执事官员举案,放置于午门前中道,乐止。

赞礼官赞唱:“宣露布!”

宣展官员跪,平身之后宣展官与展示官前往案前取露布,并跪宣露布,宣读完毕后放置于案,退回就位后俯伏兴乐作,行四拜礼,平身后乐止。

然后,执事官将大案举起,重新安置于御道之东,引礼官引导献露布等官退出。

这时候,赞礼官才赞唱:“献俘!”

负责献俘的将校就要押着建虏到达献俘的位置,俘虏们面北跪于午门之前。

之后,刑部尚书跪倒在午门御道前,两位侍郎在其左右,向崇祯皇帝上奏:“臣刑部尚书xxx,奏请将建虏磔斩,合赴市曹行刑,请旨!”

并且,还要控诉建虏罪行,后向午门伏地而拜。

这时候,崇祯皇帝亲口向文武百官下旨曰:“拿去”!

“拿去”!二字由近及远,皇帝身边的勋戚大臣随之附吼:“拿去”!

近处的群臣,将士也随之传应,由两人变四人,由四人变八人,自午门由上而下,直至守卫于午门前的三百六十名金吾将军齐声应和。

拿去的意思,就去拿去菜市口斩首的意思,并传首天下。

崇祯皇帝接受百官朝贺,并赴太庙祭拜,酺醢果酒颁赐辅臣。最后,颁布诏书。

这整一套流程说完之后,崇祯皇帝便笑着说道:“如何?”

这可是他最为光辉的一刻,自然是有点炫耀意思在内了。

可谁知,刘伟超听完之后,再脑海中过了一遍,便摇摇头笑道:“你这个献俘,我感觉不够威风,霸气!”

“哦?”崇祯皇帝一听,连忙追问道,“那要如何做,才能威风霸气呢?”

这个“威风”、“霸气”,他当然是想要的了!

刘伟超听了,笑着对他说道:“就我感觉啊,你这个献俘仪式,有点曲高和寡,没意思!”

“……”崇祯皇帝一听,稍微愣了下,随后,有点疑惑地问道,“曲高和寡?什么意思?”

刘伟超见他不明白,便提醒他道:“你这个献俘,是给你自己看呢,还是看你的文武百官看,还是说,是给百姓看?”

说到这里,不等崇祯皇帝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