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做旧(2 / 2)

国宝神鉴 金元宝本尊 2458 字 2022-03-28

一株名叫玉兔的最贵建兰。

一株一百一十八万。

第一株蛟龙寒兰基本确定为残次品,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剩下两株上。

连日暴雨让猪圈也变得潮湿不堪,就连被子也阴湿不干。

工作台上,金铎将一张张裁剪好的纸张重叠在一起,用老式的锥子在纸张上戳出十几个锥洞。

从雨水中捞起浸泡了两天三夜的老棉线烘到七八成干,穿入线套从书的第二锥眼开始打线。

在古玩行内时常听说书画作假,瓷器作假,却是极少有听说古书作假。

现在被炒到天价的宋版古籍号称一页宋版一页黄金,比起那些字画不知道要贵到哪儿去,但就是没人作假。

不是没有投机倒把无良商人不想搞,而是真的做不出来。

伪造古书有很多很多困难,即便是八大宗师这样的顶尖高手都难以做到。即便是做出来,也不敢保证不会穿帮。

作假的古书很容易辨认。除去最重要的纸张外,还有字体,最难的自然是装订线。

这些困难对于金铎来说,都都不叫事。

金铎作假的书也就那么四十多页,纸张用的是青衣江纸加其他老纸的混合料。

青衣江纸当年也是康熙和乾隆钦定的御用纸,现在好的青衣江纸存货几乎绝种。

用来做假的青衣江纸是十老爷存下来的老纸,年代在民国初期。

当年脚盆入侵,巴蜀被迫成为最后的后方。大量沦陷地学校工厂机构搬迁到巴蜀。

这段时间里,包括宣纸在内的多个纸张产区全部停产,青衣江纸和梁山纸也在那个阶段被消耗干净。

民国初期的青衣江纸不是金铎所想要的,但事急从权也只能凑合。

青衣江纸金铎只用了三张裁成二十五小张,剩下的,则用的是晚清老宣纸。

晚清加民国两种不同年代的纸张混在一起做成书,而且还做成假书,金铎还真的就这么干了。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晚清老宣纸同样是十老爷的处方纸,质量上乘远超青衣江纸。于是,金铎在上面抄写了二十多份处方单子。

剩下的青衣江纸,金铎则抄写了另外一段从未现世的文字。

处方纸金铎是用右手抄的,青衣江纸上的文字则用左手书写。两种不同风格字体这个世界上没人会认得。

除非那几个葫芦娃老怪物复生。

棉线装订结束,金铎马不停蹄开始做旧。

古籍古书做旧,难就难在装订棉线。

纸张可以作假,字体可以作假,但棉线却是做不了。

装订在古书里的棉线有一部分会随着时间推移变黄变黑,但有一部分藏在书页中的却是会保留原色不变。

上世纪七十年中期,庐山有个地方的村民开挖防洪沟搞出了个完整的古墓,出土了一具包裹九层丝绢织物的古尸。打开之后肌肤还有一定弹性。

由于那时候条件差根本不懂得保护,古尸和丝绢全都氧化成了渣渣。

这也怪不得村民。

往前推,定陵被某些大宗师软磨硬泡打开之前也是做好了充足准备,结果造成神州考古史空前绝后的千古悲剧,到最后连万历老祖宗的棺椁都被丢弃在荒山野岭任由村民们哄抢一空。

庐山古墓挖出来,根据墓志铭得知墓主人叫陶桂一,陶渊明22代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