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诗出,鬼神惊(3 / 4)

这子何德何能?怎么可能圣言为他而开?

这不是个好现象。

林苏心头却是大大一松,圣香通圣,他用上了心理学。

诸圣高高在上,不会在乎一个普通人的生死,但他们一定在乎文道兴与不兴、文路畅与不畅。

文道不兴,圣人开创的流派就无法发扬光大,这对于圣人而言,简直是刨他的祖坟。

设文字狱,不就是阻碍文化繁荣么?现代网文敏感字眼被屏蔽,写手都深感写作不易,何况是封建社会?如果众人创作前都需要将避讳的东西查个遍,那还写个屁?文道还怎么兴?

果然,他这一招掻痒式的开场白起了巨大作用,圣人开口!

诗作呈上来?

怎么呈?

林苏愣了片刻,想起来了,《文道杂谈》中记载,写给诸圣的诗作不能用念的方式,也不是常规墨,而是宝墨宝纸,他一概没有。

“谁有宝墨宝纸?借来一用!”林苏目光投向海宁楼掌柜。

“速拿宝墨宝纸!”掌柜心头虽然也是大风吹,但却也带着七分激动,他的宝墨宝纸,成为跟圣人面对面传递信息的载体,这是何等的荣耀?

一张金纸,一只金毫,就是宝墨宝纸,一般情况下,还需要墨汁,但高端的金毫,却是二合一的,金毫之内,自有玄机,异兽之血存于金毫之内,用之不竭。

圣人当面,海宁楼拿来的自然是最好的。

林苏手提金毫,开始落……

贵逼人来不自由……

纸上突然白光浮动,而且一出就是三条。

诗作写在一般纸上,不见玄机,但用宝墨宝纸书写,第一时间就会接受评判。

诗分七等,从低到高分别是:

草诗,意思是跟寻常杂草没啥区别,根本不入法眼,也就无光无色。

浮光诗,意思是这诗在当天算是有点亮点,赐浮光一道。

白光诗,意思是这个月内,诗作独领风骚,赐白光三道。

银光诗,一年之中,颇有亮点。赐银光一道。

金光诗,十年之内,鲜有的佳作,以金光赐之。

五彩诗,百年之内的佳作,以五彩霞光为记。

七彩诗,足以流传千年,以七彩霞光为记。

万古青天诗,诗作万年不朽,视若传奇。

林苏一落就白光三道,这是白光诗的标记,真正是落不凡,众人两眼睁得大大的,完全不敢相信,他怎么可能写出白光诗?难道真是林佳良提前作好了准备,让这个三弟带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有备而来?但林佳良自己也只写出过一首白光诗,就是那首灵感迸发的诗,让他踏入了曲州十秀之列。

其后,无论如何都写不出来。

林家遭遇巨大变故,你林佳良居然文路大开?

还有没有天理?

林苏第二句落,突然传来一声惊噫,纸面上的白光变成了一抹淡淡的银!

第三句出,银光耀眼,满场石化,年度佳作啊,就这样出现在海宁楼?

第四句出,一剑霜寒四十州,哧地一声轻响,金光漫地!

还没等众人惊呼出口,金光突然一变,五彩霞光!

全场石化!

诗成五彩,百年传奇!

后面四句诗快速落,随着最后一的落下,霞光再变,七彩之色弥漫整座酒楼。

足以流传千年的绝世诗篇!

哧地一声,如同一枚钢印从天而落,诗的上方出现了六个字:海宁咏志,林苏!

诗作随风而起,直上云霄。

林苏傻了。

诗成七彩,在他意料之中,这首诗原本就流传了千年!

他惊讶的地方只有一点,他没有写题目,也没有写自己这个作者,但诗稿之上,偏偏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