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来自金国的情报(2 / 2)

叹战争真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最强大的力量。

金国得到火药技术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研发出这么多适合己方使用的武器,看起来真是下了不少的本钱了。

因为李南亲临黄河前线,所以大量的情报局秘谍也将各种情报流水般的送到了登州。

瓦里斯无愧他八爪蜘蛛的大名,自从他掌管帝国情报局之后,几年间便将触角延伸到了其他各国之内,而北方的金国,派遣和收买到的细作和秘谍最多,甚至很多机密的情报都能得到。

最大的情报就是黄河北岸出现了一个“楚国”,都城设在了大名府。

楚国的皇帝并不是被金人带走的钦宗赵桓,而是钦宗原本的太宰张邦昌。

张邦昌是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人。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

金兵围东京时,张邦昌乃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对金国割地赔款以议和,靖康之难后,跟随钦宗一起前往了金国。

张邦昌能够在两朝都出任高官,也不是昏庸无能之辈,他知道这个给金国当走狗的楚国皇帝不好做,因此在金太宗下旨命他称帝时,他也是誓死不从。

张邦昌先是诈病拒绝登基,百般推脱,最后甚至以自裁相对,但无奈金人以河北宋境的百姓生死相威胁,他也只好就范。

请报上说,张邦昌将商讨政事的地点设在文德殿,将桌椅西向放置,因为皇帝的座位是南向放置的。

此外,张邦昌坚决制止朝廷官员向他跪拜行大礼,当有的官员为了巴结讨好而对其跪拜时,他必定“东面拱立”。他与朝廷官员开会聊天时自称为“予”而不是“朕”,公文往来时用“手书”而不是“圣旨”。

凡此种种,都充分证明了张邦昌还是没有忘记自己是臣子的关系,而始终是与朝廷官员们以同事和平级关系相处的。

虽然张邦昌处处小心谨慎,但他背主求荣的骂名是躲不掉的,尤其金人还将一同掳走的宋徽宗嫔妃赏赐给他,这就等于给徽宗赵佶带了绿帽子,对于徽宗的儿子钦宗赵桓来说,这事就更不好说了。

金人让张邦昌建立这个楚国,不是让他过皇帝瘾的,主要的就是想让他们这些宋人,将河北各州府的青壮组织起来去协助金人防守黄河阵线,同时帮助金国在原宋国百姓的手中收取赋税。